来源_正德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5日
会务费就不能列支餐饮和住宿费开支?
4月1日之后开始执行的深化改革有关政策已经运行两月有余,其中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进项税额10%加计抵减政策尤其惹人关注。一个重要知识点:进项税额加计扣除的计算及申报表填列,需要我们掌握,下面一起来看。 政策规定: 纳税人应按照现行规定计算一般计税方法下的应纳税额(以下称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后,区分以下情形加计抵减: 1.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 2.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从抵减前的应纳税额中抵减; 3.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许多人看到此处的时候,第一个疑问就是政策只规定的抵减前应纳税额大于或等于零的时候,加计抵减政策如何抵减。那么抵减前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应纳税额小于零的时候,当期可抵减加计抵扣税额如何处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从申报表开始说起~ 我们看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 在不考虑加计抵减政策之前,第19栏(抵减前) 应纳税额 为11栏 销项税额 减去第18栏 实际抵扣税额 。从报表填列公式来看,第18栏 实际抵扣税额 只能小于等于第11栏 销项税额 。 所以,当存在我们一般理解中计算出的 应纳税额 小于零的情况,在报表填列时,当期应纳税额为零。 考虑加计抵减政策之后,第19栏(抵减后) 应纳税额 为11栏 销项税额 减去第18栏 实际抵扣税额 ,再减去 本期实际抵减额 ,而并非直接套用表中公式来计算。 本期实际抵减额 是指按照规定可从本期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加计抵减额,根据政策所规定的方式判定(如下图),在申报表中对应《附列资料(四)》 二、加计抵减情况 第5列 本期实际抵减额 列: 在计算过程中,存在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小于零,即应纳税额为负数,形成当期留抵税额时,对应的加计抵减政策就是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 。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 清楚了上述规定之后,我们还要注意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 不仅包括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还要考虑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和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增值税改革实施两个多月了,如何判断是否能享受加计抵减?增值税加计抵减额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加计抵减如何进行申报?加计抵减如何会计处理?等等这些问题你都搞懂了吗...快来跟着正保会计网校一次搞定新增值税!旅客运输、加计抵减计算及处理实操, 本文是正保会计网校张敏老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正保会计网校。新课上线: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税务能手
劳务报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7号)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关于劳务报酬,你清楚它和工资薪金、经营所得的区别吗?你知道与它相关的税收知吗?今天,就带你来学习下吧!一、基本概念:劳务报酬VS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劳务报酬VS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一般是指有稳定的机构场所、持续经营且不是独立的个人活动而取得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劳务活动而取得的所得。二、劳务报酬收入额确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政策速递:《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 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三、不同项目的劳务报酬征税方式相关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 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规定:“同一项目”,是指劳务报酬所得列举具体劳务项目中的某一单项,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减除费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四、非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如何计税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政策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非居民个人月度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政策速递:《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6号)五、最新规定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2018年第61号)规定的累计预扣法计算并预扣预缴税款。政策速递:《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六、案例解析小王为某大学在校大学生,7月份在一家实习,共获得劳务报酬3500元。请问广告公司应预扣预缴小王多少个人所得税?解析:按照(2018年第61号)规定,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计算公式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款=(累计收入额-累计减除费用)×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在本单位开始实习月份起至本月的实习月份数计算。据此,小王7月份劳务报酬扣除5000元减除费用后无须预缴税款,比以往的预扣预缴方法完善调整前少预缴540元【(3500-800)×20%】,减税效应明显。(点击图片即可报名参与)还想学习更多财税知识吗?快来吧!近日推出新活动——,、、、、、,六大热门行业会计,老师大咖,实操干货,小白变大咖一站速成!四大会计必备技能,让您学会做事事半功倍,前途无忧!玩转短视频,让您开启短视频副业变现,每月收入多1个0!现在六课联报:任一一门行业会计+四大会计必备技能+短视频,最低可享2.5折优惠!还在等什么?还不快来报名! 两审核,四步走:向境外关联方支付利息,税务这样处理简便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