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_正德财务 发文日期_2024年01月05日
车辆保险费的会计分录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该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双轨制养老制度被取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企业职工一样实行缴费养老制度。为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此项核算工作,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养老保险金的计提、代扣代缴和缴付等情况,保护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养老资金的安全。行政单位养老保险金核算行政单位会计应在总账科目下设置社会保险费和职业年金明细科目,用以记录和反映单位部分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计提和缴付情况。在其他应付款总账科目下设置代扣个人养老金和代扣个人职业年金明细科目,用以记录和反映工作人员个人部分养老金、职业年金的代扣和缴付等情况。行政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离退休费)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养老金、个人部分职业年金科目。行政单位分配(计提)工作人员工资时,借记经费支出 基本支出 工资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离退休费)科目。行政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养老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社会保险费、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养老金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行政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职业年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职业年金、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职业年金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例1:某行政单位属于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单位。2015年2月采取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工作人员工资。该单位收到财政部门转来的 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 及工资结算载明:本月应付工资24.6万元,代扣个人养老金1.968万元,代扣个人职业年金0.984万元,实付工资21.648万元;单位为工作人员缴付养老金6.888万元,其中单位部分养老金4.92万元、个人部分养老金1.968万元;单位为工作人员缴付职业年金2.952万元,其中单位部分职业年金1.968万元、个人部分职业年金0.984万元。要求:编制行政单位相关会计分录(单位:万元,下同)。行政单位根据 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 支付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离退休费)21.648 贷:财政拨款收入 基本支出拨款 人员经费21.648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养老金和个人部分职业年金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离退休费)2.952 贷: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养老金1.968 个人部分职业年金0.984 行政单位分配(计提)工作人员工资时:借:经费支出 基本支出 工资24.6 贷: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离退休费)24.6行政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养老金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社会保险费4.92 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养老金1.968 贷:财政拨款收入 基本支出拨款 人员经费6.888行政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职业年金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职业年金1.968 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职业年金0.984 贷:财政拨款收入 基本支出拨款 人员经费2.95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核算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核算方法和与使用的会计科目与行政单位基本相同,只有支出列支的科目不同。行政单位发生的支出在经费支出科目列支,事业单位发生的支出则在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列支。事业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离退休费)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养老金、个人部分职业年金科目;事业单位分配(计提)工作人员工资时,借记事业支出 基本支出 工资或经营支出 工资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离退休费)科目。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养老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社会保险费、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养老金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职业年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职业年金、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职业年金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例2:某事业单位属于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单位。2015年3月采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工作人员工资。付款凭证和工资结算凭证表明:本月应付工资50万元(其中,从事经营业务的人员工资20万元),代扣个人养老金4万元,代扣个人职业年金2万元,实发工资44万元(其中,从事经营业务的人员工资17.6万元);单位为工作人员缴付养老金14万元,其中单位部分养老金10万元、个人部分养老金4万元;单位为工作人员缴付职业年金6万元,其中单位部分职业年金4万元、个人部分职业年金2万元。要求:编制该事业单位相关会计分录(单位:万元,下同)。事业单位根据授权支付凭证支付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离退休费)44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4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养老金和个人部分职业年金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离退休费)6 贷: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养老金4 个人部分职业年金2事业单位分配(计提)工作人员工资时:借:事业支出 基本支出 工资26.4 经营支出 基本支出 工资17.6 贷: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离退休费)44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养老金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社会保险费10 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养老金4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4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职业年金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职业年金4 其他应付款 代扣个人职业年金2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6【】 责任编辑:泥巴姐聊聊会计核算中的结转
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最近都收到了股息红利,这些需要缴税吗?应该缴多少?根据取得股票类型及持有时间的不同,纳税的计算方式也不同,一起来学习了解吧!政策梳理1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归纳2对个人持有的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取得的股息红利,按上述规定计算纳税,持股时间自解禁日起计算;解禁前取得的股息红利继续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案例解析小王2022年3月购买某上市公司的股票10000股,2022年5月该上市公司确定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3元,并于2022年6月实施并进行分配,该股票的面值为每股1元。假设小王将该股票于2022年8月全部抛售。2022年9月小王另从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7000元。小王取得上述所得合计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元?解析:小王取得上市公司股息、红利所得=10000÷10×3×1=3000(元),取得股票股利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50%×20%=300(元),从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应纳个人所得税=7000×20%=1400(元),合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1400=1700(元)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101号)更多推荐: 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相关政策要点